时间:2022-10-07 01:32:02 | 浏览:357
赏花,品百媚千红;游园,观水榭楼亭;露营,享休闲时光……7月2日起,位于开平区的唐山花海全新落成,免费对外开放,市民游客纷纷利用闲暇时间入园游玩,感受唐山花海之美。
7月22日,在唐山花海北区,水榭楼亭在繁花碧树的掩映下魅力无限。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摄
去年,作为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会址,唐山花海赢得大众瞩目,累计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取得一时辉煌,更要永续精彩,如何放大“后园博”效应,成了一项重要课题。
利用园博会成果,开平区坚持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精品化发展,全力打造“唐山花海,魅力转型”的品牌形象,聚焦城市后花园建设,充分利用展馆资源、生态空间,着力提升景观品质,大力加快产业导入,以园林美景扮靓城市生活,以文旅产业繁荣城市经济,着力打造开平转型发展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的新引擎。
业态引入,展馆变身文化体验馆
粼粼湖水畔,幽幽花草香。挥毫泼墨,品茗闻香……连日来,许多市民选择利用闲暇时光,到唐山花海北区的古建院落,体验古风文化。
7月19日,在唐山花海南区,向日葵绚烂生长,美丽又壮观,吸引了游客拍照留念。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摄
“我们依托皇家院、唐风院、苏州院、山地院、岭南院5组古建院落,以及承德园和邢台园,打造以传统古风为特色的文化体验组团。”作为唐山花海的整体运营方,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花海项目总经理彭峥嵘说,依托现有展园及建筑场馆等资源,在不改变其整体结构布局的前提下,进行“软提升”,引入相匹配的文化业态,打造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体验地。目前,该区域已入驻大师书画工作室、非遗铜刻文化体验、古韵茶室等业态,后续还将逐步引入传统手作、古风艺术、品质餐饮等业态。
3大展馆、13个城市展园、5个古建院落……在唐山花海北区,因园博会而建的“一台、三馆、五院、九桥、十八园”景观格局,成了如今丰富的展馆资源。
7月19日至20日,唐山市首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在唐山花海举办,来自唐山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23个代表队,262名选手展开劳动技能比拼。位于唐山花海北区的园林艺术馆成为比赛主场馆。
利用主场馆空间优势及建筑特色,打造综合体,是省园博会后唐山花海运营的又一思路。
据彭峥嵘介绍,场馆一层将不定期举办或承接各类大型活动,形成对外展示唐山和开平形象的重要窗口,近期还计划举办动漫嘉年华、科技竞赛等主题活动。同时,二层以教育娱乐类业态为主,三层以文化艺术展览为主,将引入多样化的短期艺术展览,打造唐山新的文化高地。
“传承红色星火,逐梦华彩未来”,在唐山园,清晰展示了唐山百年发展历程。“来花海游玩,不光能感受鸟语花香的生态美,更能在展园中学习红色知识,是我们党员学习党史的现场课堂。”7月23日,市民尹月游览至唐山园时,不禁感慨。
依托原有展示基础,唐山园正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将开展红色文化展示、红色文化教育等活动。
功能提升,生态绿地成为休闲营地
暮色降临,位于唐山花海南区的露营区,一个个帐篷错落有致。许多市民与亲朋相聚于此,围坐如毯绿茵之上,在漫天星光和音乐会的陪伴下,品味夏夜魅力。
4年前,位于唐山市主城区和开平区之间的唐山花海,还遍布着采煤塌陷地、钢铁工业遗存和“散乱污”小企业,粉尘飞扬、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是一道横亘于唐山市中心主城区与开平区之间的“城市伤疤”。经过大力度生态治理修复和城市更新工作,这里实现了绿色转型,成为城市后花园。
然而,对于唐山花海来说,生态改善只是第一步。如何利用好生态带来好项目、聚集高人气、推动新发展,让生态效应衍生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是“后园博”效应的真正体现。
“如今,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让‘慢生活’成为大众追求的目标,露营成了当下最火热的休闲方式之一。”彭峥嵘说,在不破坏生态基础的前提下,依托花海的溪流、植被优势,打造的“花溪谷”露营区,让生态绿地成为休闲营地,是省园博会后唐山花海功能提升拓展的探索。目前,这里已相继举办了音乐仲夏夜露营季、萌宠亲子帐篷节等多种主题活动。
7月22日,在位于唐山花海的“花溪谷”露营区,如毯绿茵之上一个个帐篷错落有致,让生态绿地成为休闲营地。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摄
花草葱郁,林木茂盛,唐山花海的好生态不仅“带火”了露营体验,更为儿童探索自然,进行研学游提供了广阔空间。
7月16日至17日,“DS自然探索赛”唐山站在唐山花海举行,共有700多组家庭参赛。比赛中,孩子在家长协助下,攀爬障碍、踏过泥泞,在大自然的洗礼下收获野外竞技的乐趣。
“此次赛道设计融合了唐山花海现有的自然景观风貌,使比赛更具挑战性,通过竞赛也能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坚强、勇敢、自信。”该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DS自然探索赛”是以青少年户外生存技能为主的经典赛事,每年都以全国巡回的方式举办。
以探索自然的方式,唐山花海成了孩子们的训练基地,也成了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户外课堂。
据了解,唐山花海后续还将依托北部湿地区域,坚持“以森林为教室,以湿地为课本”的自然理念,打造面向3至12岁孩子的自然教育基地。近期,该区域将举办以1日营为主的自然研学活动,围绕周末、小长假、寒暑假,开展缤纷自然、寻迹自然、探秘自然等主题研学活动,成为唐山市集“自然研学、娱乐体验和亲子活动”为一体的自然研学基地。
智慧赋能,“数字管家”精准养护生态
“如此大面积绿地,数不清的花草树木,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实现日常养护?”在现场养护人员手机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绿地总面积、现场人员数量、缺苗数、补苗记录、养护日志……打开“生态管家”小程序,唐山花海绿地养护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我们创新性引入的‘生态管家’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苗木管理、附属设施综合巡检抢修等管理养护应用。”彭峥嵘介绍,绿化养护服务总服务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与一般人工养护相比,本年度“生态管家”预计可节约养护成本达15%,未来随着区域内灌溉系统的改善升级,可逐步实现降低养护成本20%至30%。
数字化养护,不仅成本低,而且精准又高效。
日常养护过程中,“生态管家”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可通过“互联网+”服务,以管理者视角,对唐山花海园区绿化养护各个方面实现精细化的实时监测,并通过改变传统调度方式,建立快速应急指挥调度,实现车辆、人员、设施的实时调度和反馈,充分、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助力精细化养护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这一系统能够通过数字化分析,实现考核管理机制的革新。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和大数据分析,可为管理者提供各类管理报表,提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可通过采集、完善、录入园区养护基础设施信息,并根据管理现状进行日常维护更新,辅助绿化管养团队进行统计分析和工作规划。
“去年底,开平区政府和我们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碳中和科技示范区及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示范工程。”彭峥嵘介绍,按照计划,今年底唐山花海将上线生态管家生态评估系统及碳中和监测系统,采用生态模型定性和定量化评估园区绿地资产的生态功能及低碳效益,充分发挥园区生态及碳中和价值,助力唐山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 王育民
一字之差 一城飞变——改革开放永安撤县建市发展纪实●三明日报记者 杨燕蓉 叶紫薇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从县到市,一字之差,一城飞变。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4年,永安撤县建市,成为三明辖区唯一的县级市。岁月流金,时光更迭,桃源深处有
近日,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印发了《温州市龙湾区未来城区建设行动方案》,以公共服务提质工程、美丽生态筑底工程、数字赋能创新工程、产业价值增能工程、综合交通迭代工程五大工程百个项目为着力点,构建魅力龙湾、绿色龙湾、智治龙湾、科创龙湾、枢纽龙湾五大新
“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楼阳生书记的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努力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争当全市高质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余明磊)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召陵区迎难而上,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召陵区将按照市委部署,围绕‘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建设召陵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10月18日,召陵区委书记李湛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时表示。他指出,下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板块间的相互切磋。每座城市各个板块的均衡发展,也使城市的综合面貌匀称而饱满。位于焦作之东的马村区正如中心城区的展翅一翼,应势乘风起,项目串珠成链。沿人民路一路东行,在人民路与文昌路交会处,就是马村区焦东融合创新城和焦东生态
今年唐山土拍市场显得格外冷清,9月份之前路北区仅进行了商业地块和保障性地块的土拍,今年还没有进行过住宅性质的土拍。地块前一段时间,笔者骑车电动车去这一地块看了一下,项目距离骏安园,马驹桥回迁房,君瑞联合农贸都不远,尤其是君瑞农贸,之前,更多
图为三河市第九中学志愿者向群众介绍三河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情况。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伟、贾可玉)“我们公安局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勤务安排,认真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针对近期的强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2月14日,大河网记者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延期开学期间,确保全省实现“停课不停学”,河南省实验小学在9天内打造近200节网课,为学子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新型肺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