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1:47:41 | 浏览:599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王育民 通讯员宋小婕)日前,在唐山市开平区东湖片区“超级绿道”项目现场,各种大型掘土机、挖掘机、自卸车轰鸣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开平区全面提速东湖片区开发建设,以“产景融合、乐在景中”的发展思路,高质量打造具有产业特征、生态特性、文化特质、开平特色的唐山“城市后花园”。
据了解,东湖片区由于采煤塌陷和矿山关闭,形成到处是杂院、小企业,藏污纳垢的局面,像一块伤疤横亘在开平区与唐山市主城区之间。在唐山市“一港双城”“五位一体”发展总体布局下,去年8月,东湖片区开发建设战役正式打响,要彻底改变旧面貌,缝合这一城市“裂痕”。仅用半个月时间,该区做到了“应拆尽拆、能清尽清、治则一流”,彻底改变东湖区域“脏乱差”局面。
在“拆、清、治”的基础上,着力在“用”上下功夫。根据规划,整个东湖片区分为“两核”“一带”“三大板块”。其中,“两核”指南山、北山,“一带”指超级绿道,“三大板块”分别为北部智慧森林板块,打造居民生活休闲空间;中部活力休闲板块,打造不夜乐活之地;南部花海田园板块,打造芬芳花海田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生态修复。主要围绕“山、湖、路、树”四大特色工程展开,着力打造俯首苍穹、缤纷花海、深湖幽静、山回路转四大特色景观,为游客提供四季如画的缤纷视觉冲击和昼夜不息的幸福生活体验。其中,超级绿道全长7.2公里,宽15米,分为跑步道、散步道、自行车赛道,依山、傍水、穿林、归田,串联整个东湖山水画廊,炫彩的路面融合“科技+运动”手段,将成为唐山第一条智能、动感、趣味、炫彩的智慧绿道。
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导入文旅、影视、体育、创意、购物等产业,谋划建设诗情画意的田园综合体、独具特色的唐山记忆风情小镇、活力四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悠然闲适的民俗民宿等重点项目,形成“有景可赏、有娱可乐、有食可啖、有物可购”产业集群,再现开平工业繁盛、商贾云集和民风淳朴的城市形象。其中,唐山记忆风情小镇以唐山昔日繁华的小山商业街为蓝本,以“小山大世界”和“填不满的开平城”商贸文化为底蕴,引入辉煌时期知名老字号,集合特色商业、风情客栈、文化娱乐、夜间休闲、小型展览馆等业态,再现繁华的唐山记忆,为中部活力休闲板块的核心支撑。
为按期完工,开平区无缝对接设计、建设单位,统筹把握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去年以来,该区完成对东湖区域土地范围、利用现状、规划情况的精准摸底,并制定下发《东湖土地征收和流转工作方案》《东湖土地征收和流转工作实施细则》《东湖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地补偿情况说明》等政策文件。同时,对重点工程建设涉及的87家场院情况详细起底、建立“一院一档”。按照计划,今年4月底前完成超级绿道建设,5月底前完成人工湖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6月底前完成山体堆筑和观光塔建设,“七一”前“山、湖、路、树”工程主体完工。
据悉,总投资150亿元的东湖风景区建成后,开平区与主城区将完全连接融合在一起。同时,作为整个唐山市生态轴线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东湖片区弥补了唐山城市东北部没有大型城市公园的缺陷。该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唐山从传统工业城市转型为生态城市的强有力支撑,尤其在棕地修复、城市森林营建、工业遗址改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温州网讯 以前,我们这里是 破矮旧 ,那边的新城是 高大上 。 家住龙湾区蒲州街道几十年的郑长生老人回忆过去,打趣地说。在老人的记忆里,那时候的蒲州街道,四周是低矮的自建房,往前走是狭窄混乱的小路,抬头看是乱作一团的电线如今的蒲州街道,经过
9月26日下午,陕州区召开文明城市创建点位建设推进会,副区长李小青,区政府三级调研员张海岩等出席会议。会议要求,一要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切实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紧迫感。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相关部署,切实扛牢责任,找准职责定位,主动协调联动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原则同意《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批复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新泰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到2035年,新泰中心城区常住人口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
9月14日,我市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禹城市专场发布会。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兰武,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霞,禹城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崔珠琳,禹城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保萍,禹城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工业企业
日前,唐山市“文明标兵”评选发布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9月份第四周“周文明标兵”名单他们是↓↓↓为百姓解难的救援队长 齐东升侍婆护夫“女汉子” 朱贵华不惧浪潮接力救人的渔民 刘瑞平、崔存林爱心助残帮扶的唐钢员工 李建庭逆火而行临危不惧的村支书